周鳳起是我國可再生資源規模化利用規劃的起草者之一,作為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高級顧問,他在闡述我國風電產業政策時透露,到2015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目標是一億千瓦,到2020年,風電裝機容量將達到兩億千瓦。

江蘇海上龍源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鋼先做《龍源江蘇海上風電項目進展情況》的報告
“這1.23億千瓦的裝機潛力,蘊藏著巨大的裝備產業商機。”省可再生能源發展項目辦公室主任許瑞林說。
“加快國際化步伐,開展對外技術合作,增強中小企業的國際競爭力。”邀請掌握海上風力發電設備制造領先技術的英國公司前來開展合作的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秘書長操更生告訴記者,省政府出臺的《江蘇省“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推進方案》,要求以風電場規模化建設帶動風電裝備產業發展,實施重大科技攻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和重點產品開發,推進風電裝備規模化、標準化、系列化。到2016年,風電產業銷售收入超過2000億元,建成全國領先、躋身世界前列的風電裝備研發制造和規模應用示范基地。

海裝風電設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助理\主管工程師楊興華《海上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測試解決方案》的報告
“一個1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場投資20億元,主機耗資占三分之一,踏筒、導管架等配套產品占投資額的10%,按照100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的裝機容量計算,做做配套產品的市場份額就有200億元,加上陸上風電,配套產業超過1000億元,這塊蛋糕很大。”如東縣能源局副局長周華說。
加快創新,中小企業也能“分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