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風科技云蓋寺風電場與靈潤風電場正式獲得由北京鑒衡認證中心頒發的《碳中和評價》證書,推動綠色電力生產“全過程零碳”再進一步,并增強清潔能源資產未來在綠色電力交易、綠證銷售與碳市場等新興環境權益市場中的“綠色競爭力”。
風電場作為綠色電力的生產載體,天然具有“綠色屬性”,但其運營階段也會產生少量碳排放,因此,要保證綠色電力生產“全過程零碳”,就要在裝備制造、場站運營等各環節均進行能碳管理。

金風科技云蓋寺風電場
金風科技云蓋寺風電場位于山西省運城市,總裝機49.5MW,年生產綠色電力1.6億kWh。場站運營年用電305萬kWh,通過場內風電機組和113千瓦分布式光伏,為場內自發自用供電283萬kWh,綠電使用比例達92.8%,減碳量1576噸。靈潤風電場位于安徽省宿州市,總裝機50MW,年生產綠色電力1.27億kWh。場站運營年用電344萬kWh,通過場內風電機組、84kW光伏和100kW/215kWh儲能,為場內自發自用供電275萬kWh,綠電使用比例達79.9%,減碳量1531噸。在此基礎上,兩場站綜合替換電動運營車輛、優化場站用能系統、注銷核證碳減排指標等方式,支撐了“碳中和風電場”的實現。

靈潤風電場屋頂光伏與儲能系統
鑒衡認證中心依據國際權威溫室氣體核算標準GHG Protocol,對云蓋寺風電場與靈潤風電場運營邊界內(范圍1、范圍2)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開展全面核查,確認兩風電場已實現“碳中和”,最終為兩座風電場頒發《碳中和評價》證書。
鑒衡認證中心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事業部高級解決方案經理姜偉鵬表示:“金風科技此次實現'碳中和'的兩座風電場,通過體系化手段顯著提升場站綠色運營水平。為清潔能源資產提升多元價值、獲取碳市場競爭先機提供范本。”

兩座“碳中和風電場”的誕生,是金風科技推進綠色環保運營的又一成果。2020年4月,金風科技牽頭編寫的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標準《風電場綠色評估指標》發布,為行業規定了風電場綠色評估的基本要求。結合標準,金風科技全面開展“綠色風電場”建設,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的測算區間內,金風科技自主投資建設并運營管理的風電場總裝機容量超8GW,共覆蓋124座風電場,其通過“風、光、儲”自發自用,場站運營綠電使用比例超86%;輔以新能源運營車輛替代、更換節能燈具、優化供暖與供水系統等方式,合計碳排放強度較上一年同期下降3%。

金風科技靈潤風電場
除場站運營外,金風科技在產品端積極踐行綠色理念,主導制定風電產品碳足跡標準,建立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碳核算體系。目前,金風機組每度電碳排放最低為3.52克,多款產品獲EPD認證。同時,公司推動綠色供應鏈建設,主要供應商社會責任審核率達100%,綠電使用比例提升至78%,全面增強產品綠色屬性。
新能源產業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主心骨”,應該從自身出發,為各行各業低碳經營形成示范。金風科技開展的“碳中和風電場”管理實踐,將為推進綠色電力生產“全過程零碳”積累寶貴經驗,為新能源產業多元化提升資產價值拓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