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遠郊的山嶺上,或廣袤湛藍的海洋中,一臺臺巍峨挺立的風力發電機組顯得格外醒目。這些高大的“白色巨人”在青山綠水的環抱中敏銳地捕捉著每一縷風,巨大的葉片悠悠旋轉,將風的動能轉化為清潔的能源,源源不斷地輸送給遠方的城市,點亮萬家燈火。

國能信控河北公司是集團公司重要的風電變槳系統研發、生產制造基地。在自主研發15兆瓦變槳系統項目中,變槳創新團隊始終秉持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們注重細節、追求完美、不斷超越,持續提升產品的質量和水平,努力踐行著對卓越品質的不懈追求與承諾。

圖為變槳技術人員正在研討工作
鉆研堅守,擦亮創新底色
目前,大兆瓦和超長葉片已然成為市場主流,變槳系統產品為更好地適應市場,技術創新能力就要快速加強。為實現這一目標,國能信控開始深入研究行業發展趨勢,了解市場需求和用戶痛點,決定開發出一款陸海兼備的大功率風電機組變槳控制系統?!拔覀儽仨毐M快研發出相匹配的風電變槳系統,確保公司在行業市場的技術領軍地位不動搖?!惫咀儤到y創新工作室領頭人王振威介紹說。

圖為變槳系統智能化動力產線
基于全面分析論證,項目團隊果斷決定將單驅動大功率和雙驅動大功率兩條技術路線同步推進,這也對本就有限的研發資源和人員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系統研發進入關鍵階段,變槳創新工作所面臨的挑戰也與日俱增。王振威介紹道:“大功率機組變槳系統的研發面臨著眾多技術難點,在完成載荷數據的精細化計算與閉環驗證、提升電機制動在臺風等極端工況下的可靠性等方面,存在諸多技術關鍵節點?!泵鎸@些挑戰,公司變槳研發部門突破傳統思維,積極探索嘗試新的技術方法和解決方案,并通過分解技術關鍵點,采用分開研究集中討論的方式將技術難點逐個攻破,終于在載荷序列計算方法與系統載荷實時分析功能方面取得突破,成功實現了變槳系統載荷的精細化計算和設計閉環。
精益求精,筑牢品質關卡
技術創新之外,是高質量的“戰場”。品質之花往往需要專注力的澆灌,以工匠精神培育呵護。

圖為技術人員正在調試15兆瓦風電變槳系統
在15兆瓦項目研發過程中,變槳系統面臨了一項嚴峻挑戰:低轉速條件下響應時間過長,這一問題不僅直接影響著系統工作效率,還增加了故障觸發的風險?!盀榭焖俣ㄎ粏栴}根源,我們結合變槳程序每一個參數和大量文獻資料,進行了無數次模擬實驗,最終果斷調整技術方案的邏輯,依據新思路進行反復的推算測試。最終,優化完成了新的控制方案,不僅大幅縮短了響應時長,也使系統變得更加穩定可靠?!碑a品經理劉佳偉說道。
降本增效,提升產品經濟性
“除了在技術層面尋求突破外,經濟性同樣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如何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真正的降本增效,是科研人員必須要考慮的?!鄙钪O于創新與市場關系的王振威,始終運用產品全生命周期的創新思維推進變槳科研工作。
同樣,在保證15兆瓦變槳系統性能和可靠性的基礎上,如何降低關鍵部件成本,提高國產化率,真正實現降本增效,成為研發團隊必須應對的一大挑戰。
在推進國產化替代過程中,公司逐步搭建起高效可靠的全國產化供應鏈,大幅度降低采購成本,避免國際供應鏈的不確定性,更有效提高了供應鏈的靈活性和穩定性。尤其是在大規模項目中,國產部件的生產和交貨周期得到有效控制,為項目按時交付提供堅實保障。
降本的背后,公司還注重各部件的技術集成和整體設計優化,確保國產部件與變槳系統其他模塊的無縫對接,兼容性得到顯著提升。可以說,國產化替代在系統能效和可靠性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還使得整體變槳系統更加適應國內市場的需求,便于后期的維修和更換。尤其是電機、驅動系統和后備電源模塊的國產化,減少了對進口部件的依賴,使得客戶能夠更快捷、方便地進行維護,降低了長期運維成本。

回首耕耘處,乘勢再前行。在能源數字化轉型的浪潮下,國能信控將繼續秉承“創新是企業責任”理念,堅持產品主義、專業主義和長期主義,始終致力于通過技術創新加速新質生產力的形成,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持續推動新能源工控產品朝著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等方向發展,全面建設面向新型電力系統的能源數智化解決方案一流提供商,為助推能源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