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烏魯木齊已是銀裝素裹,重工制造廠風電塔筒的生產現場卻依然熱火朝天。重工制造廠積極響應“百日攻堅”號召,于10月份創下風電塔筒產量7307噸,塔筒數量95節的新紀錄,刷新自2012年建廠以來的最高月產成績。全月共有8個生產日產量超490噸,標志著日產與月產紀錄的雙重突破,實現了有限廠房面積上的極致產能。


01 強化人力保障 提供全程服務
重工制造廠提前謀劃引入經驗豐富的勞務工人進廠施工,確保各生產工序的無縫銜接。為保證風電塔筒項目的高效履約,重工制造廠黨員干部帶領全體職工沖在一線,為車間生產提供設備維修、電力保障、無損檢測等24小時全程跟蹤服務,做到“大問題不隔夜,小問題30分鐘內解決”。

02 堅守鐵壁匠心 鑄就品質防線
塔筒內,金屬敲擊聲與設備的轟鳴聲交織成獨特的“夜曲”。爬梯安裝處,手中的卷尺在豎桿間反復游走,每一次校準都力求將偏差鎖在“毫米級”;焊接工位上,焊花在弧光中飛濺,作業者緊盯熔池,讓每一道焊縫都成為承載安全的“生命線”。這些附著于塔筒內壁的“毛細血管”,從爬梯的垂直度到平臺的平整度,從支架的間距到照明的布線,每一項都被納入“零誤差”的鐵律中。

03 創新應對寒潮 力保生產進度
10月中下旬,烏魯木齊氣溫驟降,給塔筒防腐工序帶來嚴峻挑戰。面對低溫導致油漆表干速度大幅下降的情況,重工制造廠技術團隊積極應對,創新性地提出在噴漆房內塔筒筒節兩側分別架設熱風機,并同時啟動運行。這一舉措有效促進噴漆房內的熱風循環,使室內溫度提升約10攝氏度,原先超過12小時的表干時間,被成功縮短至僅需4小時,顯著加快油漆表干速度,為后續工序爭取寶貴時間,保障整體生產進度。

重工制造廠扎實開展三級安全教育及專項安全培訓,積極做好安全隱患排查,受教育人數200余人,實現安全隱患整改率100%和生產“零事故”目標。廠區按照“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六個方面分步驟、有重點穩步推進,規范設備物品管理,加強環保衛生監督檢查,提升全員安全環保意識,切實筑牢安全生產防線。